[0001]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,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。
[0002]目前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结构较为简单,为封底型直筒结构,如图1、图2所示,此种内衬由于壁厚较薄,外径尺寸容易变形,装配时会出现内衬无法与轴承紧配,导致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的滚针容易散落,影响整体产品质量。
[0003]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:为客服现存技术的不足,提供一种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在壁厚不变的情况下,增加了内衬的轻度,减少外径变形,更好的控制内衬与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的配合性。
[0004]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:一种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包括圆筒型内衬本体,所述圆筒型内衬本体内腔一体设置有环形支撑圈,环形支撑圈将圆筒型内衬本体内腔分隔为左腔及右腔,环形支撑圈中心开设有连通腔,左腔及右腔之间通过连通腔连通。
[0006]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,所述连通腔的直径为左腔或右腔直径的2/3_3/4。
[0007]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,所述环形支撑圈厚度为内衬本体壁厚的2倍。
[0009]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: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强度较好,外径变形小,有利于安装尺寸控制;内衬两端带有安装导向角度,有利于装配,装配方向上无需认面装配;内衬有利于客户处装配工装的设计。
[0015]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。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,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,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。
[0016]如图3、图4所示,一种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包括圆筒型内衬本体1,所述圆筒型内衬本体I内腔一体设置有环形支撑圈2,环形支撑圈2将圆筒型内衬本体I内腔分隔为左腔3及右腔4,环形支撑圈2中心开设有连通腔5,左腔3及右腔4之间通过连通腔5连通。
[0017]作为优选,所述左腔3和右腔4的直径相同,所述连通腔5的直径为左腔3或右腔4直径的2/3-3/4。
[0018]为了进一步提升强度,所述环形支撑圈2厚度为圆筒型内衬本体I壁厚的2倍。
[0020]与现存技术相比,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强度较好,外径变形小,有利于安装尺寸控制;内衬两端带有安装导向角度,有利于装配,装配方向上无需认面装配;内衬有利于客户处装配工装的设计。
[0021]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,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,相关工作人员可完全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,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。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,必须要依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。
1.一种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其特征是:包括圆筒型内衬本体,所述圆筒型内衬本体内腔一体设置有环形支撑圈,环形支撑圈将圆筒型内衬本体内腔分隔为左腔及右腔,环形支撑圈中心开设有连通腔,左腔及右腔之间通过连通腔连通。2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其特征是:所述左腔和右腔的直径相同。3.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其特征是:所述连通腔的直径为左腔或右腔直径的2/3-3/4。4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其特征是:所述环形支撑圈厚度为圆筒型内衬本体壁厚的2倍。5.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其特征是:所述圆筒型内衬本体两端设有导向角度。
【专利摘要】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,包括圆筒型内衬本体,所述圆筒型内衬本体内腔一体设置有环形支撑圈,环形支撑圈将圆筒型内衬本体内腔分隔为左腔及右腔,环形支撑圈中心开设有连通腔,左腔及右腔之间通过连通腔连通。该新型冲压外圈满滚针轴承内衬强度较好,外径变形小,有利于安装尺寸控制;内衬两端带有安装导向角度,有利于装配,装配方向上无需认面装配;内衬有利于客户处装配工装的设计。